注意!中秋国庆假期出行高峰预测和出行指引来啦!
掌上梅州讯中秋国庆假期临近,注意中秋近日,国庆高峰交警部门、假期九游高速公路营运单位纷纷发布假期交通出行状况预测和出行指引,出行为群众出行护航。预测引啦根据预测,和出假日期间,注意中秋省内自驾出游和客运流量将大幅攀升。国庆高峰高速公路方面预计普遍在9月29日出现出行高峰,假期10月4日出现返程高峰。出行九游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预测引啦高速公路对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实行免费通行政策,和出免费通行时间为2023年9月29日0时至10月6日24时,注意中秋以车辆驶离收费站出口时间为准。国庆高峰
超长黄金周+免费通行政策的假期加持,各高速公路预测将迎来车流量大爆发。其中,兴华、华陆高速预测,节假日期间,全线路面车流量约88.89万车次,同比增长26.06%,日均车流量11.11万车次。其中,车流量主要集中在石下互通至华阁互通路段,可能缓行站点为横陂收费站与梅林收费站,建议司乘可绕行国道G355线和G238线,避开车流高峰;高峰期横陂站车流较大,进出五华县城的司乘可通过环城大道绕行到水寨站。梅河高速预计假期首日为车流高峰日,返程车流主要集中在10月4日至6日,车流相对集中路段为河龙段热水互通至黄田区间、梅河段转水互通至梅花互通、兴畲段车流畲江北互通至畲江互通。梅大高速预计假日期间出入口总车次为36435车次,较日常日均车流增长132.54%。揭博高速预测全线车流约156万车次,日均较日常增长178%,预计9月28日14时开始逐渐出现出行小高峰,车流最高峰将出现在9月29日,届时瓦溪互通至水墩路段车流最为集中,节后返程高峰主要集中在10月2日至4日期间,其中10月4日为返程最高峰,届时樟树塘互通至瓦溪互通车流最为集中。平兴、梅平、梅州西环高速预计将在28日下午、29日上午出现短时高峰,平远、新陂、城西、梅州高速收费站车流量较大。
面对大车流量下的假期安全保畅压力,各高速公路将通过增加路政、养护巡查次数,加大监控轮巡力度,加强占道施工管理,严格落实“入口双拒”(拒超限超载、拒落洒飘)工作,全面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管控。此外,也将加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为广大司乘提供便利。
在国省干线、城市道路等方面,梅州城区进出城道路、近郊景区与热门景区路段、网红打卡地、大型商圈周边等沿线人流车辆汇集,将出现潮汐式车多缓行现象。也有不少路段正在围蔽施工,出行前需留意。
交警部门、高速公路营运单位提醒,广大交通参与者出行前要提前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合理选择出行时间、出行线路、出行方式,避开出行高峰易拥堵路段,文明驾驶,确保出行安全。如在高速上发生事故或车辆出现故障,牢记“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 ”,避免发生二次事故。
梅州日报记者:郑炜梅
编辑:刘凌(实习)林仪
审核:张英昊
- ·近90%AI大模型在互联网上“裸奔”!这三重风险必须警惕
- ·“内外兼修”驱动高质量发展!广东科伦药业有限公司加大技术研发加强项目合作提升竞争力
- ·冲刺“开门红”!2023年“新春走基层·企业行”活动走进梅州五华百岁山矿泉水生产基地
- ·梅州A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周盘点丨上个交易周七涨一平!*ST紫晶停牌,嘉应制药振幅最大交易最活跃
- ·错峰出行!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发布通关提示
- ·医院停车位充足,依然有人拦车揽客
- ·预制菜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梅州客家预制菜,这把“火”正烧得越来越旺
- ·绿色贷款同比增长69.62%!2022年我市金融运行平稳,全市存贷比70.13%
- ·4月上半月广东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
- ·新春走基层丨年味升腾消费复苏,梅州“烟火气”正浓!
- ·预制菜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梅州客家预制菜,这把“火”正烧得越来越旺
- ·梅州2家企业入选第五批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 ·雅安公安接连破获两起汉源湖非法捕捞案
- ·前方齁甜!梅州418对新人“扯证”,迎今年首个领证高峰!
- ·勿跑空!梅州暂停办理部分户籍业务!
- ·梅州A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周盘点丨上个交易周七涨一平!*ST紫晶停牌,嘉应制药振幅最大交易最活跃
- ·旅客腰缠珍珠闯关 海关关员慧眼识破“珠”丝马迹
- ·梅州市通信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为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贡献通信力量
- ·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入选全国首批神经外科建设中心
- ·来!用一首歌的时间,了解梅州的新年传统习俗→
- ·财政部:1—2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6255亿元
- ·“内外兼修”驱动高质量发展!广东科伦药业有限公司加大技术研发加强项目合作提升竞争力
- ·保障师生“舌尖上的安全”!梅州开展春季开学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
- ·“苏区融湾先行区”系列报道之②丨梅州集中资源要素推进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牵引带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立足“一区两城”定位 聚力抓好“五个突出”
- ·我市交通运输总体运行安全平稳有序
- ·强国复兴有我|乘东风开新局 助力高质量发展!预制菜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在我市预制菜行业引发热烈反响